世界上最困難的事之一,
就是努力讓一個不想開心起來的人變快樂。
活得太爽的人不會知道自己有多爽,所以姿態高傲不願意妥協,
畢竟人無法靈魂跳躍,置入別人的身體,回頭看看自己的嘴臉。
表象上,態度成熟的人比較衰,老得承受幼稚者的屁,
但是邏輯伴隨的,是自己的生命歷程,
沒有人能取代別人的命運,學不會妥協的人一輩子要吃苦。
前年跟花栗鼠在峇里島,在賣紀念品的簡陋小店,
一個學齡前的印尼小女孩,正在幫媽媽拉鐵門準備收攤,
她吃力的拿著勾鐵門的鐵杆,仰頭找尋鐵門上的小洞,
一發現走近攤位的我們,馬上笑臉迎人,鬼靈精的招呼我。
大部分台灣同胞應該跟我一樣,臉上雖然掛著笑容但心裡覺得六歲小孩是什麼屁?
老娘要買東西這可是正經生意,還不快閃開叫大人來~
我朝店門內望了一眼,後面忙著收拾的母親,完全沒準備理會我們,
很放心的將我"這宗生意",交給那個看來絕對不超過七歲的女兒。
小女孩看出我的質疑,回頭跟母親說了句印尼話,
以我很爛的印尼話程度,翻譯起來應該是:媽,妳忙妳的,這裡交給我就好!
她母親邊忙邊點頭,露出一臉溫暖滿足,藏不住驕傲的笑容。
姑且不論"兒童福利"啥鬼的,也暫且不用台灣邏輯去批判兒童工作的法律正當性,
我只覺得這種互動好真,好暖,親子之間展露出來的愛意濃厚。
最後,我被她的"孝順"感動,下手買了約 500塊台幣的紀念品。
我們居住的荒島,孩子也一樣非常體貼捍衛父母,
我很認真深思過,是否,貧窮反而成為孩子從小態度成熟的催化劑?
不得不比較,六七歲的孩子,在台灣,跟父母是怎樣的一種互動?
大概只會吵著要看海綿寶寶或海賊王,或抱怨哪種零食吃膩了下次不要再買了!
(抱歉我只知道這兩部卡通,因為花栗鼠很愛看,舉例不當請見諒)
文明社會給的資源如此豐富,還細微的注意到兒童心裡發展有的沒的一堆積拔毛,
注重見鬼的 0歲教育,這樣的社會環境創造出來的,究竟是一群人格多完美的小孩?
一直告誡自己,以後絶對不能寵栗子。
很多人已經搬好凳子坐在台下,等著笑我,
他們總愛訕笑的說:以後生出來妳就知道了,我等著看!
噢,我當然知道,我一定會非常非常愛他,
但是愛跟寵,絕對是兩回事!
懷孕前,就算現在,我最討厭的就是囂張跋扈,茍仗人勢的死小孩,
在外面看見這種小孩,我沒辦法克制自己不對他們的父母產生負面情緒。
寵,是一種不負責任,是圖自己爽,圖他能永遠依賴自己,
寵,是因為輕鬆方便,不需要熬死自己的耐心,
一千萬遍去說你認為他根本不可能會懂的教。
寵,比教更容易,更討喜,這種愛,給得好可怕。
把孩子"寵到壞",真是為人父母一件最罪該萬死的事情,
多少被寵壞的小孩,九頭牛都拉不回來,一輩子就這樣毀了,
父母一直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寶,我講的話全世界都要先聽,
我要吃的東西都要最先給,我最高貴,碰不得也說不得,
全世界都是我小小王國的臣民。
直到有一天,單獨出去外面撒野時才發現,原來我在別人眼裡只是個屁,
在外頭讓人無盡嫌惡,受盡挫折,才發現,原來可以逞威風的範圍只限家裡,
可以恣意宣洩怒氣,任意嘶吼的對象只有自己的父母。
把孩子搞到這種地步,在我看來很悽涼,
無論對父母或孩子,都是一種沉重無解的悲哀。
互動關係一旦建立,就幾乎沒有改變的空間。
你的孩子會對你大吼大叫疵牙裂嘴,只有一個原因,因為他知道他可以。
如果問我對栗子有什麼期望?
我只希望他能跟花栗鼠一樣,擁有永遠正面樂觀的特質,
希望他有正確的人生邏輯觀,希望每個人愛他,但不要寵他,
要提醒他,精神上的自我提升,遠比物質重要,
就像小時候我媽常跟我說的,女孩子氣質比美麗重要,
幸好我媽活著的時間有限,已經看不見我在部落格一直罵髒話,
沒發現她女兒長大不但沒有很美麗氣質也不大好,XXDDD。
管教是條漫漫長路,我知道為人父母不容易,
也知道許多事情不會像我現在單純鋪陳的這麼完美,
有了孩子,以前完全看不見的一個世界突然打開了。
我知道期待跟現實會有落差,我知道世事無常,
即使努力實踐自以為的教育邏輯,還是有可能換來一個對我大吼大叫的兒子。
但我相信,盡人事,總比一開始就放棄好。
期望栗子將來無論在怎樣低劣的環境,
面對怎樣不平等的待遇,都對生命保有熱誠,
無論承受如何巨大的壓力,都不會忘記給愛他的人一個真心的笑容,
知足,豁達,善良,大智若愚,不計較到老被說傻,
就跟他的父親一樣。
2013 全家福,栗子為模擬圖。